发布时间:2025-11-07 09:57:00
来源:
- 小
- 中
- 大
- 字号:
洮北区水稻丰产增收 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日前,洮北区103.02万亩水稻收割工作全面收官。曾经连片的金黄稻浪渐次退场,农户家中满仓的稻谷、田埂上的丰收印记,诉说着今年水稻的好收成。据统计,今年洮北区水稻平均亩产达684.1公斤,较上年增产7.65%,农户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走进洮北区晓东种植家庭农场,金灿灿的稻谷堆放在院落里,一派热闹的售粮景象正在上演——铲车挥舞着机械臂,将金灿灿的稻谷铲起,卸入停靠在旁的卡车车厢,谷粒碰撞的沙沙声与机械的轰鸣声交织成丰收的乐章。
农场负责人杨晓东算起“效益账”时难掩喜悦:“自从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田地变得方方正正,机械作业效率提高了三成。再加上配套使用秸秆腐熟剂技术,今年一垧地比往年多收1000多斤,我今年种了170垧稻田,总产量能达到340多万斤,预计总产值在400多万元,又是一个实打实的丰收年!”

在洮河镇大六家子村,村民隋海龙的50公顷稻田同样迎来丰产。伴随着两台新引进收割机的轰鸣声,他家最后一片稻田顺利完成收割,从开机作业到全部收完仅用了6天时间,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收割提升10倍以上。“今年这片稻田用了秸秆还田技术,田地保肥性明显变好了,你看这稻穗,比去年饱满多了!” 隋海龙笑着介绍,秸秆还田不仅省去了秸秆清运的麻烦,还能让土壤越来越肥沃,明年他打算把自家所有耕地都推广这项技术,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增产增收。
一直以来,洮北区将农业技术创新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持续推广水稻优质品种、高效栽培、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新方法,从“会种地”到“种好地”,从“丰收在望”到“丰产增收”,用科技为水稻产业赋能,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更蹚出了一条让农户稳赚增收的乡村振兴好路子。

吉公网安备:220802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