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
- 中
- 大
- 字号:
2023年7月31日(星期一)11时,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的主题是解读《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有关情况。
文字直播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7月31日11时举行《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新闻发布会。省人社厅副厅长杨如军解读《条例》有关情况。省就业服务局副局长王术国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贾鹏锋主持。
贾鹏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人社厅牵头起草了《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将于2023年8月1日起施行。今天我们邀请到省人社厅副厅长杨如军先生,为大家解读《条例》有关情况。共同参加发布会的还有省就业服务局副局长王术国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请各媒体对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给予充分关注和深入报道。
下面,首先请杨如军先生介绍情况。
杨如军: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
《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省系统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将于8月1日起施行。今天,我就《条例》出台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一、制定《条例》的背景、意义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人力资源流动配置的主渠道,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载体。《条例》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内在要求,正确把握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供给与需求、流动与分布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大关系,创造更为充足的人力资本红利。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在整合市场资源、简化审批程序、加强诚信建设等方面推出系列措施。截至2022年12月底,我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940家,从业人员14206人。服务功能涵盖派遣、外包、招聘、人事代理、高级人才寻访、培训、测评等诸多业态,在促进就业和人才开发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省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不规范、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综合竞争力不强、监管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一定程度制约了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制定一部符合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实际,能够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地方性法规十分必要。
《条例》制定过程可谓四年磨一剑。立法工作自2020年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司法厅、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四年来,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多次征求意见、组织调研、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条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力求通过强化政府职责、完善制度机制、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健全市场监管、提升服务能力等措施,为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管理和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条例》共七章五十一条,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全面规范。《条例》的出台,对于我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服务于就业创业,助力我省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一是确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应当服务于就业优先、人才强省等战略定位。二是加强对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培育,扩大市场化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明确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好促进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保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综合运用区域、产业、土地、财政、金融、税收、就业创业、教育、科技等政策,壮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规模,培育和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并规范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测评等高端人力资源服务和新型业态发展,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三是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符合市场需求、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购买服务、场地补贴、项目资助、引才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入驻产业园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予以扶持。
促进重点人群就业、支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一是保障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打零工”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强化零工人员就业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分类建设综合性、区域性、特色性零工市场,鼓励有条件地区打造覆盖全域的灵活用工服务平台,推动零工市场网格化、网络化发展。二是明确政府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人力资源服务,引进本地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三是坚持市场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强调人力资源市场要服务于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招聘、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多样化人力资源培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提升。一是通过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动态监测和信息发布等措施,引导各类人力资源有序流动。《条例》明确,省级人社部门应当制定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相关标准,统一建立覆盖各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据库和网络,组织各地人社部门做好人力资源信息网上采集、归类、分析和发布工作,定期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发展报告,为求职、招聘等提供服务,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二是明确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职能,根据政府确定的就业创业和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公共人力资源服务计划,推动落实就业创业和人才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项目,办理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相关事务。三是规定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举办的招聘洽谈会不得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收取任何费用。《条例》细化了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服务相关项目。
优化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环境。一是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细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许可和备案事项的范围、许可条件和方式。推行许可告知承诺制,进一步放宽市场的准入限制,这是《条例》的一个亮点。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把用人单位、个人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用数据和失信情况等纳入市场诚信建设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规范监督方式和措施。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实施监督检查,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监管对象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动态调整监督检查比例、频次。
《条例》还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行业协会职责、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三、《条例》主要特点
重点更加突出。针对我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头部企业较少、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条例》突出对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壮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对入驻产业园及提供公益性人力资源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予以扶持。
职责更加明晰。《条例》对各级政府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划分,同时明确了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商务、税务、市场监督管理、退役军人事务等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协同做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职责。
机制更加顺畅。《条例》紧贴社会关切,制定重点群体就业扶持政策及人力资源开发流动机制,落实就业优先、人才强省战略。引导和促进人力资源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合理流动。鼓励和支持人力资源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服务更接地气。我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行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的,如符合条件,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条例》将这一制度上升为法规,是人社部门优化良好营商环境,便企利民,激发人力资源市场主体活力的具体体现。
规范更加有力。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我省人力资源市场活动中存在的“黑中介”、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侵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在《条例》中对求职者、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个市场主体相关活动予以规范,规定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人员不得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不得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押金、保证金、风险金等财物,不得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人员等多项禁止性行为。《条例》还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现场招聘会、互联网从业规范以及服务场所明示义务明确规定,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维护求职者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贾鹏锋:
感谢杨如军先生,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提问之前请先介绍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吉林新闻联播记者:
人社部门是推动落实《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的主要部门,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哪些着实的举措?
王术国:
近年来,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我们人社部门还创新实施了“想就业找人社、缺人才找人社”服务创新工程和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打造了“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助推人力资源市场构建了两个“生态圈”:
一是构建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生态圈。我们整合现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求职招聘信息系统,打造了包含求职者、用人单位、学校、人力资源机构、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融合互动的“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找工作、找人才、就业地图、视频招聘、智能匹配等服务功能,通过技术赋能,拉大拉长了公共服务视角,实现了对各类群体、单位、就业形态及就业环节的全覆盖,全面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水平,为优化人力资源市场环境,构建了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人力资源发展生态圈。
二是构建人社部门主动服务生态圈。全省建立80个人社公共服务指挥中心,依托“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就业帮扶指挥系统,结合人社部门“就业服务专员、人才服务专员和创业就业指导师”队伍,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高层次人才等群体和重点企业提供精准主动服务、构建了政府兜底保障,人社部门主动帮扶的生态圈。
目前“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从2022年全面运行以来,截至目前,“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达112.9万人次,发布招聘职位2.1万个,招聘需求10.8万人;依托平台就业帮扶指挥系统,完成帮扶任务工单20.7万个,工单办结率为89.4%,其中,帮扶企业1857家,已成功帮扶999家。
吉林日报记者:
《条例》对于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杨如军:
《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符合市场需求、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购买服务、场地补贴、项目资助、引才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入驻产业园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予以扶持。发挥园区培育、孵化、展示、交易功能,搭建项目合作、行业交流、业务对接平台,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行业间资源共享,逐步扩大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服务范围。
目前,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我省唯一一家国家级产业园,去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成为首批12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双国字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截至2022年底,引进国内外代表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50余家,集聚10余种服务业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20.81亿元,纳税5.17亿元,为吉林省引进外地人才17220人。”为落实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核心多园区”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产业园区“集聚资源、孵化企业、创新引领、培育市场、服务人才”的重要作用,近期,我们将要评定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对于推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促进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业或重点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
零工市场建设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可或缺部分,对促进农民工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人社部门在这方面是如何推进的,目前是一个什么情况?
王术国:
零工市场作为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信息的重要载体,对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和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规范发展零工市场,既是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国家对加强零工市场建设高度重视,我省更是将零工市场建设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环节来抓,作为有效增加就业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正在大力推进线上线下零工市场融合发展。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去年以来,我省出台了《吉林省落实<现金网,现金信誉网:办公厅现金网,现金信誉网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的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支持灵活就业、扶持零工市场建设的文件,且在本次刚刚颁发的《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分类建设综合性、区域性、特色性的零工市场,加强规范管理,保障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覆盖全域的灵活就业人员用工服务平台,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零工服务方式,强化零工岗位归集、供需对接、就业创业培训、困难帮扶服务,推动零工市场网格化、网络化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规划在全省拟建零工市场75家,通过采取升级改造现有零工市场、投资新建零工市场,以及借助市场化运营等形式,目前已建成15家,正在创建的有60家。新建和改造后的零工市场,在优化信息服务、完善场地设施支撑等方面得到全面加强,零工市场就业服务整体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
三是创新打造“线上零工市场”。我们依托“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推动零工市场网格化、网络化服务,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灵活用工服务平台,研发了灵活就业微信小程序(零工驿站),搭建24小时线上零工市场,采取“统一归集、多地联动、分别发布”的方式,为用工主体和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求职招聘、线上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真正实现变“马路边蹲活等活”为“指尖上挑活选活”。
中国吉林网记者:
在促进人力资源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条例》如何体现服务与监管并重?
杨如军: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从事职业中介活动方面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创新监管方式,保障相关活动合法规范。《条例》规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劳动者介绍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和居民家庭推荐劳动者、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开展人才寻访服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业务,应当依法向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可以自愿选择按照一般程序或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许可事项。采用告知承诺方式的,应当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这一举措提高了服务效率。
在监督管理方面,根据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综合运用公共人力资源机构绩效考核、行业自律、“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等监管方式,为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发展营造法治环境。
贾鹏锋: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